广州耳机展观察:大厂也听流媒体,小厂更爱客制化

[复制链接]
查看856 | 回复0 | 2023-2-19 0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 年 2 月 18 日,阔别多年的广州耳机展终于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除了铁三角、声海、拜雅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音频品牌外,不少在 Hi-Fi 小圈子内大量圈粉的国内音频 " 小厂 " 也纷纷抓住了广州耳机展这个难得的线下耳机体验机会,向观众展示自己过去的研发成果。
对于音频品牌来说,耳机展是一个不容过错的线下 " 秀肌肉 " 的机会,而对于广大 Hi-Fi 音频玩家来说,广州耳机展不仅是一个 " 可遇不可求 " 试听业内高端耳机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了解 Hi-Fi 耳机行业发展的契机。




图片来源:雷科技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音箱、耳机等 Hi-Fi 相关产品在珠三角一直有不错的市场回应,相应的玩家群体也更大,因此音频品牌也源于在耳机展、Hi-Fi 展这样的平台展示自己的实力。而作为观众的我们,自然也可以从耳机展上窥探行业各品牌对当前 Hi-Fi 市场的看法,以及品牌品牌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
而根据小雷在耳机展上的观察,面对复杂的 Hi-Fi 耳机市场,传统音频大厂和小工作室做出的回应确实大不相同。
(由于现场拍摄条件有限,下文文字说明不针对配图中任何品牌)
首先,从小雷对耳机展现场的观察来看,至少在 " 耳机 " 这个品类中," 数字和模拟 " 的鏖战已经暂告一段落。除了在场极少数品牌另外准备的 LP 系统用作产品展示外,几乎所有参展商使用的都是 " 充满电子味道 " 的数字播放系统。不可否认,参展商选择使用数字播放系统做现场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展会环境限制,但这其实也从另一个方向证明了数字音频系统在使用上的优势:尽管大家嘴上都推崇 " 更加温软 " 的模拟系统,但门槛更低、使用更加便利的数字播放系统始终是大多数耳机玩家心中、手上的首选播放系统。
另外,此次广州耳机展的上耳机参展的前端品牌们也逐渐开始强调自己产品中的 " 流媒体 " 元素。以小雷个人关注的某个播放器品牌为例,过去这些播放器品牌在宣传产品时都更强调自己的解码能力,同时也推荐用户优先使用本地 DSD。但在此次广州耳机展中,对流媒体音乐平台的支持已经成为了高端播放系统不可或缺的卖点。




没错,这里提到的流媒体平台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QQ 音乐、Apple Music
这类可以 " 在线串流 " 的云音乐平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流媒体在 Hi-Fi 圈子中都是 " 随便听听 " 的 " 小零食 ",无论品牌还是论坛里 " 带着助听器的老烧 " 都推荐大家播放本地音乐文件。然而从耳机展上大量 " 支持流媒体 " 的宣传物料和现场参观着试听耳机时使用的流媒体软件来看,这场由消费者掀起,自下至上的 " 流媒体 Hi-Fi" 运动已经有了结果。
此外,随着 Hi-Fi 听众的年轻化,越来越多品牌加入到了去被老玩家们 " 看不起 " 的 Hi-Fi 一体机阵营当中。根据小雷在对现场观众的 " 街访 ",新生代 Hi-Fi 玩家对一体机的偏好已经不再局限于便携播放设备当中,即使是台式播放系统,Hi-Fi 新玩家们也更喜欢使用一体化的 Hi-Fi 播放系统和流媒体音乐。至于选择一体机方案的原因,5 位受访者中有 3 位都看上了一体机 " 入坑退烧一条龙 " 的特点,即只需一次投入,无需重复升级。
除了播放设备 " 越来越不严肃 " 外,面对流媒体的冲击,不少传统耳机品牌也都 " 放下身段 ",推出更贴近年轻群体使用场景的耳机产品。以 2022 年才更换了代理商的拜雅(拜亚动力)为例,无论展厅入口还是正中央的 "C 位 ",展示的都不是拜雅著名的监听耳机产品,而是拜雅的 TWS 耳机甚至是游戏耳机。




除了拜雅,索尼在广州耳机展的展区也准备了大量贴近当下年轻群体使用习惯的耳机产品。在索尼展区,TWS 耳机和去年推出的 Inzone 游戏系列占据了站台的核心位置,这点从索尼在展区门口的海报上也能看出来。




事实上,传统音频大厂向着 TWS 或游戏方向转型,这个趋势早在 2020 年就早有体现。2020 年,TWS 耳机已经取代传统有线耳机成为电商平台最畅销的耳机类产品,小米、OPPO、vivo 等多个品牌都陆续效仿苹果推出可以融入自有生态的 TWS 耳机,就连对 TWS 耳机不屑一顾的传统 HiFi 厂商,也在亦步亦趋的进入这个市场。
在 HiFi 耳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TWS 耳机市场的繁荣,已经成为不少 HiFi 厂商眼中的肥肉,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选择加入到 TWS 的战场。但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传统 HiFi 厂商的研发能力和预算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快速转型,这与当年诺基亚的没落其实是不同的,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诺基亚认为自己可以引领市场的变革,固执的对抗市场主流,后续再想加入却是为时已晚,最终只能黯然退出。
对于传统音频品牌来说,他们的技术、口碑,反而成为了转型的限制,用户总是对他们的产品有更高的期望,而传统的音频技术想要转化为 TWS 耳机上适用的版本,所涉及的研发领域其实已经超出了这些厂商的优势区间,最终的结果就是或出售或原地踏步,只能守在逐渐萎靡的 HiFi 市场中,看着属于自己的时代落幕。
当然了,除了几大传统音频大厂的站台外,广州耳机展中也有大量的国产耳机小品牌参展。但和扎堆涌向 TWS 的大厂不同,小厂想进入的反而是相对 TWS 来说更加传统的有线耳机市场。但有线 Hi-Fi 的市场早已被所谓传统音频品牌 " 垄断 ",这些小厂又该如何在有线耳机这个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呢?
答案只有七个字:堆料、定制、二次元。
就像智能手机发展早起一样,小厂想在大厂面前站稳市场,强调性价比是他们唯一的方式。但耳机不同于手机,且不同的听众对泛音有不同的偏好,而这就为某些国产耳机小厂带来了堆料的可乘之机。一般来说,音频大厂在设计一款耳机时,会根据耳机的用途、成本、产品定位来设计一款耳机,同时根据声学原理在耳机的各个指标中找到一个符合成本的 " 最大公约数 "。
但喜欢堆料的小厂由于技术和成本限制,设计出来的产品通常不经过完整且科学的声学验证,只要在一个公模里塞它十个八个单元,根据品牌主理人的喜好对耳机最基本的调整,最后再配上一个好看的盖板和二次元形象就能对外销售了。过去还有 " 工作室 " 连一个最基本的生产线都没有,所有产品完全由师傅以 " 匠心精神 " 手工制作,而这样做的结局自然是产品几乎没有品控可言,甚至连同一个型号两款耳机声音表现都无法统一。
但好在近些年这种 " 纯手工耳机 " 已经越来越少了,由于行业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提供 " 定制 " 方案。这里的定制并不是说可以根据个人听力特性定制耳机的声学方案,而是定制耳机的外壳,具体来说是定制耳机的装饰盖板。




虽然现场也有品牌宣传他们的耳机使用 3D 打印技术快速生产定制化外壳,但由于耳模定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因此大多数品牌都把定制化的重点放在了耳机的装饰盖板上,其中也不乏一些相对知名的老牌大厂的身影。就这样,在一个公版耳机外壳里塞进十个八个或圈或铁甚至是骨传导单元,盖上一个闪灼着金粉的定制盖板,再配合一个和产品没有任何关系的日系二次元 IP 形象,一个 " 独具匠心 " 的小众耳机品牌就此诞生。
什么?你说这些小作坊的声音怕不怕露馅?说实话,就小雷今天在耳机展小品牌云集的那几个展厅的体验来看,只要现场环境足够吵,根本不会有人在意这幅耳机听起来到底怎么样。






来源网址: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3f0d258b15ec006ab16dc3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